1、判断题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边行走”“凡小车必由路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①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是车辆行人一概左行?②十字路口要慢行成为基本准则之一?③上海租界内的交通流量日渐增大?④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初步建立后的运行规章,从中不难直接得出①②③④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D。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交通、大众传媒的变迁,是高考中的新增考点,近年来反复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部分内容长期为传统史学所忽视,属新增社会史学;另一方面,社会史学的内容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学生有亲身体悟,更易体现历史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就难度而言,总体难度不大,只因为学生还不太熟悉这一模式,故得分率较低,希望引起学生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有所为有所不为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所说的意思是为官不在大小,而在于为公,如果为公即使再小的官,也受人尊敬,反之,哪怕做到宰相三公的地步,也跟没了下半截的马鞭子一样,没有个好结果。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强调自我克制,官无大小,都要有为公思想,正确答案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指出:“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该文章表明经济全球化
①加速了资本要素的跨国界流动②使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趋于公平
③正在加剧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④扩大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
[? ]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是一张上海版《大公报》的残片,请你根据报纸内容推断当时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是

A.苏联出兵东北,加速日本投降进程
B.国共进行内战,中共寻求苏联支持
C.美国挑起冷战,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美国遏制中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文字“大公报(上海)”、“对斯大林新著及联共代表大会文件”、“中央……学习”,反映出解放后中苏关系良好。AC材料无法体现,B项时间不符。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