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
A.机器工业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主政体的建立
D.传统观念的转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理解“近代化”的概念,注意时间“20世纪初”,这是解答本题的两个关键。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近代化的表现,但是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时问范围内,最大成果应该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政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
A.共产与民主
B.共产与平等
C.法制与自由
D.民主与科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毛泽东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包括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
D.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同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这也不属于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得到农民拥护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因此C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
(1)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制定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资政新篇》提出时,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形势已逐渐逆转,悲壮的防御战已经开始。
(2)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小农生产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3)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等地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
(4)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中“有田同耕”这一极富鼓动性的口号,对于渴望得到土地的广大农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资政新篇》则因为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所以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18名政府委员时,因共产党有7人,曾是毛泽东老师的徐特立立即宣布退出。这突出反映出共产党人
A.具有强烈的高风亮节
B.能够抵制高官厚禄的诱惑
C.坚决维护“三三制”原则
D.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