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此诗句颂扬的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中日双方对甲午中日战争基本史实迥然不同的记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本题而言,双方记录的时间和事件非常清楚,并没有模糊不清,排除A。C和D两项都不是题干反映的本质问题,即与题干没有直接的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实际上,出题者意在说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件事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答案为B。
考点: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要把题干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和选项密切联系,如C和D,它们与题干所表达的意思没有直接关系,不存在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上海”、“学生”、“民族的自由和新生”等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鸦片战争结束若干年后,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得思伯爵致函英驻华公使包令说: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这里,大臣“失望”的原因应该不包括
A.鸦片贸易的受阻
B.自然经济的状态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太平天国的抵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外国工业品大量进入中国,但遭到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而出现滞销,因而让外国商人感到失望。洋务运动的兴起有利于冲破自然经济,这就不会使洋人失望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面哪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A.割占中国领土
B.保护鸦片贸易
C.打开中国市场
D.赔款2 100万银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地和原料来源地。故选C。B项是直接原因;A项不符合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经济实力增强的要求;D项明显错误,只是说了赔款方面。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降低关税都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商品销售受到严重的阻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