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团结一致
D.戒骄戒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意思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才是真的好政策和好体制。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故选A。BCD项错误,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邓小平理论
点评: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电影的发明者是美国人格里菲斯
B.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国际巨星
C.一战前电视已大规模普及和运用
D.二战后彩色电影和立体电影问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故A错误;电视的普及是在二战后,故C错误。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故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以养民为目的。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我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
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造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全面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资本主义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以养民为目的”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存在的弊端,只是认为“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没有揭示其根源,因此排除A;B、D的表示不合题意且有误。由“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可知孙中山主张用民生主义去改造资本主义,C符合题意表述。故选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20年代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是在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而提出的。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自由经济政策失败的情况下提出来的。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A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B项明显错误;C项评价不够全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物,忽视了客观条件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故选D。
考点: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思想等。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家境较殷实的英国人可能( )
①坐飞机去德国欣赏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 ②乘轮船去法国观看印象派画展
③去电影院观看卓别林主演的无声电影 ?④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飞机、轮船、电影、贝多芬音乐和卓别林电影等均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所以富裕的英国人此时可以接触到上述内容,但电视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这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故应排除,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组合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