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重要原因是
A.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
B.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①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分配中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②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因此选D.
点评:解答因果关系型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一幅农民壁画,绘制于1958年。图中文字为:“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的幸福门。”壁画体现了:

[? ]
A.农民的美好梦想
B.农业的巨大成就
C.“左”倾的虚幻激情
D.社会宣传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是
A.重工业先行
B.轻工业先行
C.时间短
D.速度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联工业化和中国的一五计划都是先发展重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