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同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局面。与这两种社会现象相关的成就有 ① 《齐民要术》 ② 《木兰辞》 ③ 《洛神赋图》④ 《神灭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齐民要术》总结了黄河中下流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所以《齐民要术》与民族融合有关,另外利用解决组合选择题的技巧可以判断①在四个选项中都有,因此不用进行分析;《木兰辞》是写的木兰代父从军出征,正反映了北方因战乱频繁,兵役繁重,木兰被迫而为之,可见②符合题要求;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是带有宗教色彩,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正是此时的代表作,是佛教盛行的结果,带有宗教色彩,所以③符合题意;《神灭论》南朝齐梁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范缜的代表作,是与佛教盛行相对立的反佛思想,是佛教盛行和反佛斗争这一社会政治状况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故④符合题意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苏格拉底为之痛心,但并未因此对民主制度的活力丧失信心,于是开始运用自己的博学来展开对民主制度的批评,企图予以改良。在他看来,雅典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在一种盲目的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第3表: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三?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四?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五?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痛心”的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其历史地位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2分)
(5)根据材料五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2分)
参考答案:1. 原因:雅典民主制最大弊端是外行治国;抽签选举法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民众容易受没有政治知识的蛊惑家影响和控制
2. 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
3. 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4.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
目的:保障民主(防止专制)。
5. 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本题解析:(1)从材料“雅典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就可以分析的出苏格拉底痛心的原因。注意概括语言精练.(2)此问比较简单,从材料的内容可以分析得出这些法律文献出自《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3)英国君主立宪制自从1689年确立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1688年确立,18世纪形成责任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是君主立宪制的完善。(4)美国通过三权分立的原则保障了相互的制衡,目的是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的出现。(5)德国近代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是与英国不同,德国的政体保留了太多的专制色彩。
点评:近代西方政治文明起源于雅典。雅典最先确立了民主制,但是雅典的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与近代民主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要知道雅典的民主制为近代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则方法。近代民主率先在英国建立,根据各国的国情,其它西方大国先后建立了民主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 )
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察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从题干的表述中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效果。虽然形式上不是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但在经济上已经“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如欧元的启用等。并且向政治一体化迈进。A、D明显错误,C与题意无关。故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些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中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君舟民水
B.因信称义;天下为主,君为客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人文主义和因信称义都重视并维护人的本能,都可以作为西方“不禁人的本能”的依据。民贵君轻、天人感应与“禁本能”无关。“天下为主,君为客”强调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的理念。因此ABD均不符合题意。只有“存天理、灭人欲”最能体现“禁本能”的观点。故选C。
点评:人文主义是古希腊时期起源的一种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思潮。这种思潮在中世纪受到埋没,但是在14世纪开始复兴,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得到进一发展,17、18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宋明理学主张遵从儒家伦理道德,禁锢了人的欲望,压抑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趋势
B.自由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老爷”、“大人”的称呼体现的是等级,“先生”、“同志”的称呼体现的是平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