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7分)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下面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讲学处——杏坛。假设你是孔子的学生,请简述孔子当年讲学的主要内容。(5分)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5分)
时代
| 人物
| 主要思想主张
|
战国
| 孟子
| ①
|
荀子
| ②
|
南宋
| ③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
明末 清初
|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 ④
|
(3)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概况指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原因及影响。(3分)
(4)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面对世界,面对人。
古代希腊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1)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
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等
(2)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
孟子
①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②
以礼治国,礼法并施
南宋
③
朱熹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④
反对专制
工商皆本
经世致用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统一大业的需要)
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
B.“两弹一星” “科教兴国” “双百方针” “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863”计划“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要求体现新中国教科文发展,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其中“和平赎买”政策是三大改造时期的措施不符;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属于经济和外交领域;D.“863”计划?“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领域,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科学技术和教育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在原子能、火箭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迎来了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的春天。中国教育事业所经历的曲折与发展,证明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道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时期经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增长率9轮波动图,关于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图1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9轮波动(1953-1998年)
A.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1954-195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快
B.“左”倾错误导致了1960-1961年间我国经济的负增长
C.由于“文革”的破坏,1966-1976年间我国经济一直为负增长
D.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0-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错误,三大改造后,我国进入到计划经济阶段,排斥市场的作用;B项正确,1960年前后的经济负增长是由于左倾错误造成的,故选B。C项错误,文革中,由于广大干部的抵制,经济建设并不是全是负增长;D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是在2001年后。
点评: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在摸索中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发展,特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发展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快速的发展,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确立,经济建设进入到快车道。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理解 历史问题的能力。秦朝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故A符合题意。B、C、D都是短暂的,没有恒久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那幅图片能直接记录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积极姿态:
[? ]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