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9年以来,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

图2? 周恩来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
(1)中苏签约后,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图1反映了我国针对两大阵营的尖锐对峙,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采取了哪一个外交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两国一致同意以什么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它是谁首先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反映了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历史,这次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为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方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4中,“把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两人握手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5表明一个互信互利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诞生了,这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这个组织名称叫什么?性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针:“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
(3)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或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4)尼克松。中美关系正常化(或缓和)。
(5)上海合作组织。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是否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改革开放前中国未与西方建交
B.香港是中国与西欧交往的唯一桥梁
C.捷克是中国通往西欧的交通枢纽
D.苏联东欧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曾有特殊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邮资表可以看出,此时段应是,社会主义正迎合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后,西方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香港和捷克在历史上都起到过沟通中国与西欧之间联系的作用,所以B、C两项说法都欠妥,因此不能选。故本题应选择D项
考点: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点评:注意把相应的史实材料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相结合来命题。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011年10月4日,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宪章》,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 ]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 ?
C.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D.成为第三世界的突出代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