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孟子的思想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战国思想家孟轲,又称孟子,他是儒家的代表人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为“亚圣”。所以,出自《孟子》一书的只可能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概括能力。康有为认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由此康有为认为地方自治是强国之道,立国之本。梁启超认为“民权之有无”“ 尤在地方自治”,即地方自治是伸张民权的基础。留日学生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即地方自治是发展民族实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关于时代背景,可结合维新变法运动来说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面对日益严重的中国民族危机,主张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实业救国。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以理解为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由此可以得出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材料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可以概括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学生应注意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区人物之间的对比。通过比较可知二者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都希望用道德来规范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罗斯福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