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 )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2、判断题 安徽凤阳县,在“文化大革命”时,每人每天口粮不够吃。有人编了一段凤阳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B.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C.这种责任制是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最好的组织形式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3、判断题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4.6个
B.3个
C.2.5个
D.0.55个
4、选择题 2008年9月,引发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中国政府更是这场危机中的主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实力强大,开始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经济
B.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形成美、中两个超级大国
C.充分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主要依靠美国的力量
5、判断题 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20世纪曾经
①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
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