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明太祖朱元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功业和地位,自称 “始皇帝”。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B.清政府出兵援助朝鲜镇压起义
C.丰岛海战
D.黄海海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1894年7月,日军袭击清政府运兵船,甲午战争爆发。故选C。A项是导火线;B项是清政府应邀帮助朝鲜镇压农民起义,中日之间并未发生战争;D项是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
考点:甲午战争
点评:丰岛海战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甲午战争,虽然出现了大批的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但是依然是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而非舰队的实力。甲午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A.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确立了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苏联的经济建设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而材料中八大提出要使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显然是和苏联不同的一条发展道路,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通过大会宣言,表示“参加这次会议的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反对美苏两大集团控制世界
B.不结盟运动的性质与“经互会”、华约不同
C.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D.不结盟运动是没有共同目标的松散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宋代以后的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空间限制,城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所以《坊墙倒塌以后》能看出坊、市界限被打破这一变化。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
点评:古代城市经济演变的规律:①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减小,日益突出其生产性和商业性。②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的地位也日益改善。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根本的改变。③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局势有密切联系。④经济重心南移与城市分布成相应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