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说“18世纪后期,……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列强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根本目的是争夺霸权
②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百余年复兴的序幕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三千年之大变局是不同文明碰撞的结果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猪坚强”、“范跑跑”“我爸是李刚”等是近年出现的一批网络流行语,它们均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这充分说明( )
①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使大众的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
②人们利用网络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事件
⑨网络成为公民表达看法、参与社会进程的方式
④网络赋予人发言的自由和权利,因而要慎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均田制的推行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魏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在课本上完全可以找到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同文”原本是孔子提出的文化理想。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当时主要是小篆和隶书。大约郑重的场合用小篆,一般的情况用隶书。
不过,所谓“书同文”,因秦王朝统治之短暂,并没有真正完成。“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实际上到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了。经过了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以致汉时的学者已经难以通晓先秦的文字。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书同文”的历史进程。(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书同文”。(9分)
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呼吁“书同文”;秦朝通过政府力量强力推行“书同文”;至汉武帝时期基本完成了 “书同文”。
(2)秦汉时期的“书同文”,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次大转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央集权制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本题解析:“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也即中国文字统一的历史进程,根据三段材料分别概括得出基本线索即可。第一段从孔子的文化理想到子思的呼吁倡导,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对统一文字的呼吁。第二段材料秦朝统一后运用中央者政府的力量推行篆书和隶书作为统一文字,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第三段 “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统一文字的事业基本完成。
(2)本题评价文字统一的进步意义即可。从对当时的时代影响,顺应了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发展需要;对文字演变本身的影响,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次大转折;对文化的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巩固,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新中国科技知识的了解。由题干中的关键词“世界之最”,也就是说是世界第一,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只要杂交水稻是世界第一,其它原子弹、卫星、载入飞船中国都不是世界第一。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发明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前苏联制造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也是前苏联的。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