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女学报》(1903年11月)有文章写到:“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这一种文明的好看,真是如雪之洁,如水之清,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对文中所述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报纸的宣传
②新式学堂的创办
③西方思想的传播
④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推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年某西方报纸评论:“(这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该评论所指的是
A.开国大典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在西方为亚洲讲话”显然AC可以排除,“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华民国时期,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庆,你认为最合适他出行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我国宪法是在
A.1978年
B.1992年
C.1997年
D.1999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根据所学,在1999年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1978年主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是改革开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极了。这则广告作为史料不能用于研究
A.近代民族企业
B.八年抗战
C.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D.实业救国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1933年”、“热心救国,仁术济人”和“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可体现A项;由时间信息可知是局部抗战,并不是全面抗战,B项符合题意;由”《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可知可用以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由“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体现了抵制日货的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