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不能说明商鞅变法时期我国基本社会特征的是
A.铁犁牛耕
B.“百家争鸣”
C.“礼崩乐坏”
D.“世卿世禄”
2、选择题 “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3、判断题 商鞅变法过程中,守旧贵族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对太子不好动刑,就严惩了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的旧贵族,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商鞅变法中奉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B.商鞅敢于同守旧势力进行斗争
C.商鞅变法狠狠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
D.改革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4、判断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演进,家庭的结构与规模、观念与伦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这种变动在新旧社会形态更替,或某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重大变化时期更为明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据《史记·商君列传》
(1)指出商鞅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家庭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82——2005年南京户(家庭)规模的构成(%)

——据南京市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3)根据上表,概括1982到2005年间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希望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树立正确对待老人的榜样,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
——据陈功《家庭革命》
(4)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使得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
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
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