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九)
2、选择题 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 |
3、综合题 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平面图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雍正)“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3)依据材料指出雍正皇帝是怎么看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的。(2分)清统治者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4、选择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闭关政策
D.贫富分化
5、选择题 “朝奉”本为官名,后来有些徽商由仕而贾,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称之以“朝奉”,久之,世人统称徽商为“朝奉”。徽商不愿被人们称为“老板”,本质上说明( )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走官商结合的道路
C.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D.徽商虚伪狡诈的表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的历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