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九世纪末,埃塞俄比亚打败了意大利侵略者,用武装斗争的形式捍卫了自己国家的独立。主要原因是:
A.国王孟尼利克的杰出领导
B.全国各阶层人民英勇抵抗
C.英法对埃塞俄比亚的支持
D.意大利国内发生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④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排序,①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②是1979年,③是在1997年、1999年;④是在1992年,因此选A。
点评:本题属于排序型选择题,要求将题干所列内容(时间先后、空间方位和主次大小等)根据题意的需要重新排列顺序。其目的在于检测应试者对时空和历史概念的把握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状况,体现出当时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
地点
| 80年代前状况
| 80年代末状况
|
山东
| ?
| 土纱每公斤价6两白银,洋纱仅3两多
|
浙江鄞县
| 家庭纺织业发达
| “百里不闻机声”
|
广西
| 桂皮每50公斤 白银7~8两
| 桂皮每50公斤 白银8~9钱
|
A.汇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价格下跌通货膨胀严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西方工业产品涌入,受西方列强的操纵,中国土特产品的价格大跌。综合以上现象,说明此时的中国已经逐渐汇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这一原则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它表达了拥护国际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愿望?②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基本原则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④它仍然适用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三项都与德波两国的外交关系无必然联系;德波分属于两个阵营,两国关系正常化有利于欧洲紧张局势的缓和,即选D项。
【考点定位】必修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两极格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