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国会制定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在北方各州畅通无阻,投票率大多超过90%,黑人(投票率)还不止这个数字。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央行政权力得到加强
B.全国支持“复兴法”
C.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D.经济利益决定民众民主意识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
[?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逐渐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C.福利国家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绝对过剩?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一面?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排除①,题干所述现象说明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因为人民并不是丰衣足食,产品真的多的用不完。即使人民饥寒交迫,资本家还是把大量商品销毁,这说明②正确。题干说明当危机到来时,资本家才销毁产品,而且联系所学,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与资本家个人的行为无关,排除③。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④对。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于2008年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1世纪中国应对经济危机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相同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还有“扩大内需”和所学史实应该是指罗斯福采取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国内市场,拉动消费,促进生产恢复。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全面把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2)复兴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中心措施)(3)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缩减耕地,压缩产量,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4)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给弱势群体提供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5)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