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劳动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厂主不得使用未满15岁之童工和女工从事午后9时至午前5时之工作, 工厂主不得使用童工和女工从事危险工作和妨害卫生工作之职责。每周休息一日,工资照付;做工者付双薪。男女同工同酬。——1926年12月湖北政务会议颁布的《湖北临时工厂条例》
材料二 1950年至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从5 756万增加到9 949万,其中,机械增加(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引发的数量变化)人口为2 545万,占总增长量的60.8%。 1957~1960年间,非农业职工增加2 500万人,其中1 950万来自农村。
材料三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指出,2007年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比例为 75. 7%,相比之于1978年的0.2%大幅提高。股份制经济单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私营个体经济就业人员均有大量增加。其间,国务院修订公布了《禁止 使用童工规定》、制定颁发了《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部 公布了《工伤认定办法》、《最低工资规定》等一系列部门规章。1991年底,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共开办职业介绍所9 674所,基本上覆盖了省、地(市)、 县(区),并向乡镇延伸。
(1)据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相关因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成因。
(3)材料三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就业有什么特点?这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哪些成就?
2、判断题 从图1到 图2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①反映了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判断题 2011年1月11日,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就是(?)?
A.主张法治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4、判断题 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资本积累
B.经济提携
C.转嫁危机
D.以战养战
5、判断题 下图货币正式问世的时间是

[? ]
A、1999.1
B、2000.6
C、2002.7
D、1998.1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