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0年1月20日上午,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同首都各界群众一道,深情送别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朱晓平等8名中国维和警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判断题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 -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这一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出台表明
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国全面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8年杜勒斯在加尼福尼亚商会的演说
材料二?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是怎样的政策?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中,最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事件是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贸组织
5、判断题 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加强的是中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合作
A.俄罗斯与中亚
B.日本与朝韩
C.新加坡与东盟
D.印度与东南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