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根据下图示意路线判断,该图应是

A.国共对峙红军长征路线图
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路线图
C.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路线图
D.解放战争解放军进军路线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该路线是转向西南、西北等地,这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相符。A是指北上到达陕北,B是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D是从长江以北到长江以南,因此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不适合解决的问题是(?)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中国和邻国边界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的“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后来首先成功实践于解决香港与澳门问题,所以D项符合题干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宗法制为核心。(2)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可排除,因皇权至上的原则确立始于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识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重难点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同盟会纲领中,最能体现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建立民国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其主旨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外反动势力“合作”的新格局形成的政治基础是
A.清政府屈从于外国侵略者的压力
B.中外反动势力的根本利益相同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打”后“拉”的策略
D.慈禧太后和奕訢主张“尽心议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因果关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理解“合作”是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能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A、C、D三项强调的都是单方面的因素,因而都应该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