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了监察地方官吏,北宋政府设置了
A.刺史
B.通判
C.知州
D.三司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宋通过分权的方式以集权,在地方设立知州的同时,设立通判,监察知州,两者互相牵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该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左图右史是学史的基本方法。三国中的魏国其地理范围是以中原为主,故选B。A项为长城外,当时属于鲜卑,C项为蜀国,D项为吴国。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材料说明“争臣”
A.有利于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有利于对天子诸侯的谏议
C.从法律上真正约束了王权
D.防止了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说“天子的身边若有七个真能谏诤的臣子,则谠议日闻,忠言时献,即有阙失,不惮再三陈告,斯救正之益甚多,故能不失其天下也;诸侯身边有谏诤之臣五人,则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亦可以保守土地人民于不失也。”主旨是说“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义,才是真正的忠诚。”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隋唐时期的中书省掌管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两者的职能不同,故选B。
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的内容有
①察举?②皇帝征召?③按军功授爵?④奖励耕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和征召并举。③④两项内容是战国时代的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