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国政府于1881年颁布的《劝农局处务条例》中写道:“兴办生产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据此推断,该国最有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是两个语词结构相近的概念,它们表明中日两国在早期近代化的路径选择中拥有着类似的文化处境,即必须处理好强势文化的引入与本土传统文化的保存问题。——人教版历史选修1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含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3分,不得照抄原文。)并指出其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6分)
参考答案:(1)含义:①“和魂洋才”指: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改革方面以本土传统文化为灵魂(或答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同时培养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3分)②“中体西用”指:以中国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为补充,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或答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分)
(2)①观点:俄、日改革,由弱变强;(1分)日本改革成效更明显;(1分)中日是近邻,很多情况(政俗)更相似,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1分)
②背景: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完善。(6分,每点2分。如有其它言之有理答案,皆可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6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说明“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大体含义相似,所以可以结合所学“中体西用”含义推知“和魂洋才”的含义,即“中体西用”指:以中国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为补充,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或答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和魂洋才”指: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改革方面以本土传统文化为灵魂(或答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同时培养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观点可以直接进行概括,即日俄两国均是在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变革成效更为显著;中国效仿日本进行维新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
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后半期,日本以十分优惠的方式将国有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其中不包括下列部门中的哪一项(?)
A.矿业开采
B.铁路和军工企业
C.纺织工业
D.造船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可判断。日本将国有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主要是将民用企业交给私人资本家经营,铁路和军工企业等还是由国家来经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53年前的日本与1840年前的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①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
②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面临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