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 ]
A.抵抗派
B.顽固派
C.洋务派
D.维新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2: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3: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4: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3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1、2、3,找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4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根据:三权分立学说。
(2)利用变法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或答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农民阶级(或答缺乏群众基础);不敢反对帝国主义(或答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4)不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儒家文化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孔子的主要思想成就有哪些?(2分)
(2)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将这种思想加以实践的?(3分)
材料二: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柔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3)请列举三例唐朝时期发生的史实,说明“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3分)
(4)从“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1)仁、礼。(2分)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儒学为官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3分)
(3)都城平壤仿长安而建、实行科举制、创造文字吏读,用新罗语言读汉字、建立中央集权制、地方郡县制(任答三项)(3分)
(4)传统文化要创新、要采取扬弃的做法,保留合理成分,摒弃消极因素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第(1)问,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第(2)问,主要是通过种种手段确立起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如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太学等;第(3)问,唐代,以中国为核心,包括周边国家在内,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唐代文化对日本、朝鲜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例子很多,举两个就可以了。;第(4)问,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即可得分。但必须围绕“韩流”这个中心,因为这是题目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