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欠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迭,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的具体体现为
①出卖维新派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③接受“二十一条”④宣布成立中华帝国⑤派人刺杀宋教仁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指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交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总是表现为比较高级的文化处于传播的主导地位,而比较低级的文化则主要处于吸收的他位。总的来说,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的特点,在方向上同时并行,在层次上相互交错。由于吸收文化的区域基于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不同的阶级、集团和派别对于外来文化不同要素的需求有着轻重缓急的不同,这就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向和层次不可能绝然齐头并进,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阶级或阶层,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吸收的文化元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新、演变、递嬗,于是构成了文化传播与吸收中的时间与层次序列。在一般情况下,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与吸收,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正经历了从技术层次到思想层次,进而又推进到政治层次的发展过程。
——王翔《论中国近代化的三个层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6~5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4~3分)?
①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2~0分)?
①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解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就本题而言,学生可以选择赞同该观点,赞同中国近代吸收西方文化的观点,也可以反对该观点,但是都要进行论证,说理充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1945年9月27日)
? 材料二 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下,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方针下,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毛泽东的演说(1945年10月8日)
? 材料三 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双十协定》
? 材料四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
——中共1949年劳动节口号
请完成:
(1)在材料一、二中,毛泽东都提到要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对毛泽东的这种说法应如何理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国共两党达成了什么共识?两党的具体主张是否相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四中,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国当时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毛泽东指出的“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就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国共两党都认为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是中国和平建国的基本途径。但国民党认为应先实行军队国家化,再实行政治民主化;中共认为应先实行政治民主化,再实行军队国家化。
(3)材料一、二都发表于重庆谈判期间,当时国共两党的关系尚未破裂,蒋介石还是争取的对象。材料四发表时人民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已成为人民的死敌,所以中共要坚决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