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判断题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3、判断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判断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
A、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5、判断题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日报》1957年11月13日社论提出:湖北省红安县土质瘠薄,生产条件不好,今年平均亩产也达到834斤,比1952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量增产地区,有的是十分贫瘠的,在那里能够提早十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指标”。材料反映了
[? ]
A.这种目标有利于经济的稳步发展
B.当时经济建设的要求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C.政府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创造条件发展农业
D.当时经济建设中出现盲目冒进,追求高速度的倾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