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请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个传说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有人说把朱熹比作“孔夫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
A.朱熹是教育家,也被奉为“圣人”
B.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
C.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学的贡献极大
D.由于朱熹的努力,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根据所学,被称为圣人的是孔子,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的是董仲舒。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地位仅次于孔孟。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究其原因,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
②国共两党已开通高层会谈渠道
③两岸政府已实现“三通”?
④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
⑤台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使大陆民众形成向心力?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两岸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海协会和海基会于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有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故①正确;近年来,国民党高层访问大陆,国共两党实现高层会谈,故②正确;两岸民间已实现“三通”,并非政府,故③错误;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故④正确;大陆的发展,使台湾民众形成向心力,故⑤错误,选择A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 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
①改进生产工具②精耕细作? ③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④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A.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建国初期政协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选B。A项是在建国之前;C项并非法律文件,与材料无关;D项是在1954年通过的,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之后,因此不符合题意。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注重法制建设,在第一部宪法颁布之前,通过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通过了第一部宪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的进展。改革开放后,通过了1982年宪法,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1995年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个法西斯强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英法美是既得利益者,但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对法西斯的侵略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正是他们的绥靖使法西斯势力日趋嚣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