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请回答: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材料二: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令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纪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一《汉书·董仲舒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
材料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一《中国近代史》
(3)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四: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乙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丙教授头束辫子,身穿马褂,摇头晃脑大谈君师主义。
丁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恐再二千余年,吾人尚不克(能)享受宪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4)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这场运动的内容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仁(1分)
(2)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4)新文化运动。(2分)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太平洋博览会,中国政府对这次博览会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展区设有农业馆、矿业馆、交通馆、美术馆等。中国茅台酒、张裕酿酒公司“可雅白兰地”、醴陵瓷器、苏绣等产品获金奖。中国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球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是中国参加历届博览会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传统工艺品在世界仍占一席之地
B.洋务运动取得重大的成就
C.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得到初步发展
D.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看,中国获奖的大多是传统工艺品,到1915年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B不选,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D不能反映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 )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B.周王室衰微,新的统治尚未建立绝对的权威
C.各诸侯为实现富国强兵,重用知识渊博的文士
D.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使文化下移,逐渐形成“士”阶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社会的变革带动经济的发战,经济是社会发展的跟本动力。因此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A项正确.其它选项也都有一定的理由,但不是跟本原因。
点评: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 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建国大纲》
材料三?
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5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等方面概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1分)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2分)中国近代:梦想: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2分)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任答2点即可)中国现代:梦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2分)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实行,民族素质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2分)
(2)特点: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想性。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6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1)中国古代:根据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等信息得出。原因: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角度去思考。中国近代:由材料二中的“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其次为民权”、“其三为民族”等信息可以得出。原因: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西方文明侵入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角度思考。中国现代:根据材料三中的“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材料四中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信息可以得出。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等角度回答即可。
(2)特点:需要结合所学过的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及相关实践与其结果,分别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三个方面来思考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想性。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为俄国采用的农奴制改革,和德国采取的王朝战争,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专制传统较为浓厚,而英美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封建因素被大部分扫清,尤其是美国,根本没经历过封建社会,民主氛围更加浓厚。
由此可见,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