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1年,第31届世界兵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两国关系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A.否定了君主专制
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C.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
D.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孟子此所谓“民为贵”,是指民众之宝贵(就作用而言),而非指其尊贵(就地位而言);民是主体力量、决定力量,是权力主体,民就是本,就是主。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重要的代表人物,除了把握其民本思想外,还要注意其“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比较:古代民本思想是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最为重大的成就是(?)
A.积极促建多边外交活动
B.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知识的理解。题干中强调的是“最为重大的成就”,A项是错误的;这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成就。B项是错误的;这是建国初的成就。D项是错误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正是由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主要是指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1912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特别是1937年以来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那一年,“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体现了民国初期的社会特征,“政体沿革,民国建立之本”体现了民国时期的教育目标,选正确答案为D。讲仁政、注重传统道德的培养是清末政府的教育目标,排除A。强调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目标,排除B。强调近代列强的侵略,激发民族复兴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是1936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国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时提出来的,排除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