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7-03 02:37:26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D.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汉武帝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三,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5分) (3)你认为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3、选择题 主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是 ( ) A.孔子 B.盂子 C.老子 D.墨子
|
4、选择题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法家的观点往往与儒家针锋相对,下列主张是法家思想的是
A.性善论
B.依法治国
C.性恶论
D.以德治民
5、选择题 人性问题曾经是战国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其中,持“人性恶”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