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为此进行的1861 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正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盛行着农奴制度,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俄国参照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民主政治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着眼点:国家机构的变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用比较的眼光看待俄国和中国的近代化改革,感受多元的文化和别样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3分)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看法。(9分)
参考答案:
(1)矛盾:既要给农民土地,又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专制统治。(3分)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而改革决定的。(3分)
(2)看法:谈话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史实。(3分)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但却因赎买土地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并受到村社的束缚。(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的认识。回答 第一问时要紧扣材料,如材料“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表明了其矛盾心理。分析原因要注意改革的性质、阶级利益等方面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的分析评价能力。回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要梳理改革的内容,尤其是农民获得的利益和农民所受到的剥削。主要从两个方面即政治、经济上分析农民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其看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与西方的殖民侵略无关,故A项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其背景都是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进行的近代化改革,故B项正确;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并没有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且俄国不是亚洲国家,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
A.俄国是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
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指俄国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压迫;“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是指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人民深受其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这位君主是
[? ]
A.彼得一世
B.康熙大帝
C.路易十四
D.明治天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