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等,可知,董仲舒肯定会用自己的新儒学主张劝化刘非,即“君权神授”思想,董仲舒正式因为倡导“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神化皇权和强化中央集权才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所以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1)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治民)。(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根据材料“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可以得出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太学,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儒学称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所以③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的原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得出儒家思想在先秦一度成为“显学”的原因有
①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②儒学本身的二重性结构
③孔子对自身学说的宣传 ④办学活动扩大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进行分析,可知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愚牙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
材料三
请回答:
(1)孔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什么?(2分)战国时期孟子如何发展了儒家思想(2分)
(2)西汉时期董仲舒如何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2分)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两位人物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或措施)及其主要目的。(6分)
参考答案:
(1)提倡“仁”和“礼”,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分)
孟子政治上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提倡仁政。(2分)
(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2分)
(3)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3分)
陈独秀:猛烈抨击儒家思想;宣传民主科学,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3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相关信息,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主张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其主张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可以这样组织答案:?提倡“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等。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不难得出,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提倡仁政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到西汉汉武帝时代,儒学得到了新发展,董仲舒发展了儒学。具体体现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顺应了大一统的需要,自此,儒学取得了独尊,成为正统思想等。
(3)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及题干内容,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康有为和陈独秀二人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主要源于二人的政治目的不尽一致。具体可以这样解读:?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推行变革;
?陈独秀猛烈抨击儒家思想,宣传民主科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从而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非战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