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知道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确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完全没有发展
B.这种增长是以传统方式来实现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没有增长
C.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已处于落后地位
D.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也在增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大跃进时期的教育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该教授履历中可以看出,他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运动,而“文革”后的恢复高考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B正确。故本题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他呈给光绪的《盛世危言》的自序写道:“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材料二?郑官应指出,那些西洋人恃以雄峙海外的科学技术是“积数百年研究之功始得,一旦贯通其学,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偶然矣”。由此而提出组织力量译述西学,设学堂培养人才的建议。其次,他把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所谓“人学”,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贾、工技诸艺。由此得出的逻辑的结论,就是学习西学不仅是学习“长技”,而且要学习西方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郑官应说“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而富民之道则不外以实业为总枢,欧美各国历史昭昭可考。”即要抵御外国的侵略就必须民富,而民富又必须国强来保护;要民富、国强则必须改革政治,削减君权,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他认为专制政体对外已丧失御侮的力量,对内也不具有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能力。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官应对中国时局以及对西学的认识。(8分)
(2)郑官应的思想在当时很有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7分)
参考答案:(1)认为中国出于变局,需变革政治和经济才能与西方抗衡,中国只有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制才能强国,才能富国富民。他打破了对西方的狭隘认识和理解,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这些认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当时的历史潮流,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对西学的估价和对它的含义的理解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在当时也是独具胆识的。(8分)
(2)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继展开。(7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的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可以看出郑观应主张变革制度,抵抗西方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机。这种思想与洋务运动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郑观应为代表的维新思潮是在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挽救国家的一种探索,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的发展而逐渐的完善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维新变法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右图为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从该广告能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B.大力倡导使用国货
C.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香烟广告
D.外货垄断中国局面彻底改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容和广告意图。题中材料的落脚点是希望国人能够购买国货,这样能为国家挽回很多利权,这是一种实业救国的体现。故选B项。材料未说明洋烟什么时候传入中国;也不能因为材料是我国的香烟广告,就主观推断是我国最早的香烟广告,说明A项和B项是错误的。至于D项,材料虽明确说明“烟有两种”,“其一国货”,但在中国近代,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压制和束缚,力量弱小,虽偶尔有所发展,但还是不能彻底改变外货垄断中国那种局面,能够造成一定的冲击就不错了,故D项也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4分)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概括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4分)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种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局限性(8分)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不同:古希腊政治制度体现民主、开放,而中国则体现着皇权专制、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制度。
原因: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小国寡民,城邦长期自治;先哲的民主思想。中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相对封闭的大陆环境;儒家思想的影响。?
(2)雅典:提供了民主运作方式。中国:提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
(3)中国: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暴政;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创新。
古代希腊:有限的公民参与;最后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民主存在一些弊端。
认识:人类文明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文明;任何政治文明都有其合理性荷局限性。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即可概括出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点。结合所学,从地理环境、经济等角度即可分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
(2)根据所学,古代希腊主要是为后来的政治文明提供了民主运作方式。古代中国为人类的政治文明提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即可分析出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共同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暴政,同时期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有限的公民参与,适合小国寡民的国家状态,最后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发展。关于其认识,可以结合上述材料进行对比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