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经济政策
B.国内的和平环境
C.优越的社会制度
D.提倡国货运动
2、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完成后,英、法、美、德各国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3、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
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自《左宗棠全集》
(1)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7分)
4、判断题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
——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
材料三?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
材料四?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请回答:
(1)观察地图并结合材料一,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所涉及的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6分)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6分)
5、判断题 阅读毛泽东《七律?长征》,回答下列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会议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根据你所学知识,说明长征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哪些困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