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德国的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47年 3月12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咨文阐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并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A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在军事上对杜鲁门主义的运用;B不对,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上对杜鲁门主义的运用;D不对,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后果之一。
点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 ]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B.动荡局势的加剧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各国都 …(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C.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
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属比较选择题,旨在考查分析归纳能力。解答此题应首先明确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于1949年,然后再从背景上找出欧亚各社会主义国家所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力量。
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问题:
(1)、运用史实说明“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的“三大革命”是指哪些领域的变化?
(2)、导致“欧洲体系的崩溃”的这场大战是什么战争?
(3)、简要叙述20世纪世界体系裂变和重组的历程。
参考答案:
(1)政治方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经济方面:通过工业革命进入了工业社会。思想方面: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2)第二次世界大战。
(3)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经过一战,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国世界霸权受到美国挑战;二战后,欧洲传统优势风光不再,雅尔塔体制构成新的国际格局,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20世纪80、90年代之交,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标志着东西冷战结束,世界格局进入到一个新的转型时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对国务院起草的台湾声明稿作了修改,从“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建立军事基地或使台湾脱离中国”一句中删去无意使台湾脱离中国的字样,同时把“无意”变成“目前无意”。从杜鲁门的修改中可以看出
A.他为将来美国干涉台湾、分裂中国“留有余地”
B.美国害怕卷入中国内战
C.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D.美国为进行朝鲜战争而急于从台湾问题脱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0年”正值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局面形成,为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美国逐渐倾向扶持台湾国民党政权,力图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局面,根据材料,他把“无意”变成“目前无意”也说明A正确。B不对,1949年中国内战已经基本结束;C与题干不符;D不对,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爆发,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