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早出现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C.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后
D.苏联解体之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二战后的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材料中“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苏联解体了,因此选D。A项与材料“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不符;B项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C项是在冷战时期建立的,当时尚未结束意识形态之间的争斗。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到恐怖袭击,造成数千无辜平民死亡,以下行为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的是
[? ]
A.某院校大学生敲锣打鼓,欢庆美国遭到打击
B.明智同学写了一首《让历史告诉现实》的诗,对事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反思
C.史海同学放飞了和平鸽,为世界上遭受战争伤害的人们祈祷
D.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恐怖袭击事件,对遇袭的美国人民表示同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
①建立北约组织?
②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①②④? B.②③④?C.③④?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注意题干要求,“此时”指二战结束不久;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故①属于美国采取的军事措施;③世贸组织建立是1995年,时间不符合。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单靠军事力量能解决得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它国家,如日本、欧洲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基辛格的“多权力中心论”。(12分)
(要求:对该论断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是多权力中心,且越来越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美俄两极,因为他们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核武器和世界军力的一半以上。从政治上看,存在着美、俄、欧、日、中五个权力中心。从经济上看,存在着美日欧三个中心,还可能出现某些新型工业化国家与地区。
总之,当今世界没有一个绝对的超级大国,世界正朝着多个权力中心发展。
本题解析:
首先展示基辛格的“多权力中心论”,再表明你的看法,一般是赞成;然后说明理由,可结合所学知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点评:历史评述题答题模式综述:1、题干问式单一:评论材料中某观点。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是非判断。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第二步:判断该观点的是非对错。第三步:用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题干问式单一:评述材料中某观点。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论证。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第二步:用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3、题干中另有这样的答题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仍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论证。第一步:展示材料中某一观点。第二步:用最有说服力的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这意味着(?)

①苏联走向解体②社会主义运动失败③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④二战后“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片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它标志着“冷战”和两级格局的终结;苏联解体只能说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但不等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故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