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探索时期我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
B.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C.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土地收归国家和集体所有,集体使用;人民公社化运动只是使公有化的规模和程度提高而已;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C错误,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三次变化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土地的使用权发生改变。因此正确的答案是A 项。BD项明显错误。
点评:建国后涉及农村、农民和土地问题的几个重要的事件需要掌握。建国之初,进行土地改革,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转变;三大改造把土地的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又是实现了所有权的转变;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78年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只改变的使用权,所有权始终是公有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3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 其思想和行动或多或少地
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来可轻议。”
——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6分)
材料二(康熙)无论是平定三藩的战争,还是平定噶尔丹,或者是收复台湾的战争,康熙,号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地方力量,虽然胜利也来之不易,但并没有改变宏观的历史格局……其次,康熙的国内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但他的政策缺乏创新,基本上都是沿用前人的做法……而且,康熙本人热爱数学、自然科学、西方技术,却没有将之向全国推广的热情,使中国丧失了一个大规模接受西方文明的良机。总的来
说,康熙是一个有成就的帝王,但并非一个扭转了历史发展方向的人物。
——《影响世界的100个帝王排行榜》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康熙帝“不是一个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人”。(6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分)
参考答案:
(1)秦始皇结束长期以来的诸侯割据,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分);废除了分封制,创立了一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
(2)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格局(2分);国内政策缺乏创新(2分);没有使中国顺应工业文明的潮流(2分)。
(3)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原则。(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宗法制的解体
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C.封建的经济发展
D.私学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各国国君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帮助其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故导致“士”阶层的崛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来自
①亚洲?②非洲?③大洋洲 ?④美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