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阅读材料,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化大致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3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五口通商以后,城市化进程转入一个崭新阶段,沿海各大商埠相继开辟,现代化工业逐渐兴起,再加上政治不安定,迫使人口向沿海商埠集中。 ——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三 ……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4)根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1)趋势:从战国时代起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到南宋时期达到了城市化最高水平;(2分)南宋以后,城市化率迅速下降。(1分) 本题解析:第(1)问对于古代城市化的趋势,可以以南宋为转折点,分两个阶段,从战国时代起就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到南宋时期达到了城市化最高水平,从南宋以后,城市化率迅速下降,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工商业市镇。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右图给出的是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阶级的土地制度被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瓦解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改善了生产关系,使得人类社会进入到封建阶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宋朝在中国是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
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5分)
(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①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②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③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9分)
(2)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5分)
(3)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6分)
本题解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文要求是“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考查了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反映了理学兴起后更加注重内心修养,“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自出新意”反映了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非无舟人,只无行人”反映了书画上注意意境。
(3)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结合教材知识,理清明代晚期李贽等思想家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影响等,可以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等角度概括性的进行做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两宋时期的书法成就;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明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经济结构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观察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图片,回答问题。 (12分)
![]() ![]() | ![]() ![]() |
唐 | 宋 |
![]() ![]() | |
明 | 清 |
参考答案:(1)路线:唐海陆并举、宋海上丝绸之路(2分);
变化原因: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2分)(若答指南针的应用、造船业发达等内容酌情给1分)
人员:唐朝主要是商贾、僧侣、使节;宋朝主要为商人(2分)
交往内容:唐朝丝绸、瓷器、纸张输往西方,形成东亚文化圈;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医药、宗教等输入。宋朝丝绸、茶叶、瓷器输出,香料、珍宝、药材输入。(或答海上丝路以香料、丝织品、瓷器为大宗商品)(2分)
(2)明朝:朝贡贸易,严禁民间海外贸易;清朝:闭关锁国,广州一口通商(2分)
(3)趋势:由对外开放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中国近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