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叙述涉及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部门职能,“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C正确,B不是三权分立的原则D没有涉及地方利益A不是材料的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秦朝官员最有可能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以看出,这名官员应该是秦朝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故选C。A项是掌握的行政权;B项掌握的是军权;D项是地方的地方的监察官,不是秦政府高官。因此ABD均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孙中山在南方建立革命政权对抗北洋政府。1919年,北、南政权各派代表组团参加巴黎和会,共同拒绝和会签约。对此解析最合理的是
A.南北政权均坚持中国权益
B.列强扶持各派分化瓦解中国
C.南北消除对抗实现国家统一
D.革命党和北洋军阀同流合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在中国内部问题上,南北对抗,但在涉及中国的国家权益时南北合作,各派代表组团参加巴黎和会,说明不管是南还是北均是根本上维护国家权益。B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CD说法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宋朝的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类别 | 察举制 | 科举制 |
依据 |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 以文取士 |
方式 | 长官举荐 | 自由报考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科举制以文取士,注重人文素养,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但由于长官推荐,难免有人为因素,与科举制相比,不利于人才选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文学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