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A、B两项很容易排除。难点是C、D两项。分封制侧重于政治制度,封邦建国,裂土而治。宗法制侧重血缘宗亲,上层主要是权力继承,民间则表现为宗族伦理,小的说是家庭,大的说是国家民族。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武帝的时候,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隋唐时候进一步完善为三省六部制。所以应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 职位 | 基本职权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参考答案:(1)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侍中、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8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没有。(1分)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2分)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2分)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1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结合教材可知,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设置“中朝”,丞相变成了执行机构;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本题主要考察选择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皆不鉴秦设相之患”,“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朱元璋对丞相的使用一开始就存有戒心。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内阁不能统领六部,不能制约皇权,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处的设置,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是南宋理宗宝佑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主要说明( )
A.彻底改变了特权等级阶层的地位
B.彻底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科举制拓宽了平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由“进士”可以推断这是科举制度,它是良好的政治参与疏通机制,给平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和途径,故选C。A、B两项说法绝对化,排除;封建社会不可能存在“社会各阶层的平等”,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徽班进京时在位的皇帝是
A.乾隆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四大徽班进京,故A为正确选项。徽剧逐渐和北方的汉剧剧种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剧种--京剧,道光年间形成,B错误。同治、光绪年间京剧盛行,故C、D两个选项都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中的产生和发展·京剧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文学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