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施五年计划,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举措。下列是《中国青年报》编辑的新时期历次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
——转自《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的重大改革举动。
(2)“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简答在新时期实行“五年计划”的过程中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参考答案:(1)“六五”——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乡镇企业;设立经济特区等。“七五”——扩大企业自主权;设立沿海开放城市;实行治理整顿等。“八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九五”——加强宏观调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
(2)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本题解析: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本题围绕此热点命题,里面考查的知识点比较新,但对于学生而言,(1)问,要求回答出“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的具体成就难度显得大了一些。(2)问,要注意科学发展观的要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说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是指(? )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
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85年《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进行思考。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