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描述最吻合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④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
[? ]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列宁选集》第四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意义。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
(3)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发展与突破:(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7年,我国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从高考作文的题目,我们就能感受到当年火红的时代印记:《苦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他像雷锋同志一样》、《大治之年气象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谈实事求是》等,其中触及到1978年思想领域大讨论的题目是
[? ]
A、《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B、《大治之年气象新》
C、《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D、《谈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