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面是1969年和1972年中国外交情况表,其表明中国( )
?
| 1969年
| 1972年
|
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的数量
| 12
| 48
|
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
| 1
| 24
|
A.重点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政治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经济政治合作? D.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格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数据来看,无论是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的数量,还是新建立外交的国家数量,都是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说明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故D项正确;A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方针,故排除;B项是应是始于50年代,故排除;C项应是在21世纪初,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在巩固国家政权的同时,通过努力,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简述这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20分)
参考答案:
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此,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建立;(5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建立。(5分)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5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以此为核心,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教学情境和过程的安排,并不预先显示出他已经知道答案,而是带着许多问题去探讨。当学习者得到一个暂时答案时,他就进一步提出问题去检验其正确性。……他似乎总是在思考自己的方法,总是不断地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学方法。”这里所描述的是
A.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B.程朱理学倡导的“格物致知”
C.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育
D.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首先本题的材料围绕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设计和安排,所站的立场始终是在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所以C项的内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时间应是(?)
A.1997年
B.1999年
C.1982年
D.1954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CD两项的时间是新中国两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并不是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的时间。1997年是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国策的时间,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的封建社会同当时欧洲的封建社会差别很大,就其最高统治者的权力而言
A.都主张“君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B.都主张“主权在民”“社会契约”
C.中国皇权服从教权,欧洲教权服从王权
D.中国皇权至上,欧洲教权至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