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皇帝制度的独尊现象,“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表明皇帝的威严与独尊,所以答案选择D项。B项是表象,A项是错误项,C项是无关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核心意思衔接不好,不正确。CD两项的表述,本身错误,排除。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帝王权力的加强·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材料“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说明由于秦代不实行分封制,所得到的效果是“使后无攻伐之患”,即避免了诸侯之间的彼此征伐。这很明显是对秦朝实行郡县制的肯定。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郡县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与山东相关的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幅图片体现出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分封制,第二幅图片体现出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以本题答案选A,B、C、D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弊端在于官员流动大,分封制的弊端(封建之弊)在于官员的世袭。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利于地方发展,两者各有利弊,故A、C项说法错误,郡县制容易造成皇权专制,分封制实行时期,皇权还没有出现,分封制对王权不利,故D项错误。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故B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雅尔塔体制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