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以下哪一项保障最可靠?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规律及经验教训的认识能力。由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肆意践踏,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甚至一系列的冤案,使我们认识到其最主要教训就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图是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准确的是:

①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 ②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③反映理学的虚伪性与欺骗性?④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理学主要内容及影响的理解。根据祠堂的匾额“理学名家”可以判断董氏家族非常重视理学,这说明理学对社会基层的影响之深,也说明理学积极的一面,但单纯从此匾额看不出理学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据此①②④符合题意,而③不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A属于道家思想主张;C属于儒家思想;D属于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各家都比较主张与现实的联系,关注社会现实,故本题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A不符合;1955年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 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B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90年代世界广泛认同,D不符合。
【考点定位】选修三※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右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上方的英文是:China:A? Whole? New? Game;下方的英文是:U.S.Ping Pong? Player? satGreat? Wall。符合该封面内涵的主题是

A.另起炉灶
B.体育交往
C.破冰之旅
D.中美建交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从材料信息中读取,可知是美国乒乓球访问中国,这一事件打破了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僵局,恢复与中国的联系,为以后中美关系的改善发挥积极作用。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