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3、判断题 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他的?
[? ]
A.史德 ?
B.史才 ? ?
C.史学 ?
D.史识?
4、判断题 下列成语或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道路以目 ②围魏救赵 ③问鼎中原 ④退避三舍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5、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西洋史正如几幕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这表明他认为中国历史具有
[? ]
A.艺术性
B.延续性
C.多变性
D.神秘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