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
A、学习先进科技
B、学习洋枪洋炮
C、废除八股制度
D、效法西方政治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各项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相地而衰征?③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④尽地力之教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②相地而衰征是指春秋时期齐国改革;④尽地力之教是指战国时代李悝在魏国改革;①为田开阡陌封疆是指战国后期商鞅在秦国变法;③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是指北魏孝文帝改革;因此D符合题意。
点评:排序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材料三?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王安石赞同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做法?(1分)材料二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1分)
(2)材料三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怎样的针对性措施?(3分)
(3)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社会转型方面的主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实施变法中的取信于民。(1分)均田制。(1分)
(2)问题: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不强,制度混乱。(3分)
措施:通过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增强了财政收入;用保甲法、将兵法等加强
军队力量
;改革科举制度,选拔人才。(3分)
(3)影响: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封建化进程;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北方
政权的封建化,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考成一事,行之数年,自可不加赋而上用足。?
——张居正?
材料二?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
——傅维鳞《明书》?
材料三?嘉靖以来,府州县学中某些混入的生员,不务实 ?学,为非作恶,在地方上形成一种势力。1575年张居正规定 ?“今后岁考,务须严加校阅。如有荒疏庸耄,不堪作养者,即 ?行黜退,不许姑息……童生丛择三场俱通者,始行入学,大府 ?不得过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超过十五人,如地方乏才,即四五 ?名亦不为少”。?
——《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五?
材料四?张居正曾指出“夫民之亡且乱者,成以贪吏剥 ?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1577年他提 ?出清丈全国田地,次年正式实行,试图使田地“皆就疆理,无 ?有隐奸。盖既不减额,亦不益赋,贫民不致独困,豪民不能并 ?兼”。?
——《张文忠公全集》附录“文忠公行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张居正创设考成法的目的。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概括张居正改革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抑制土地兼并方面,张居正有哪些认识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新法畅通。通过考成法,使张居正控制的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从而为全面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
(2)整顿学校,重视品行与才学;考试择优录用,灵活控制名额。
(3) 认识:土地兼并造成农民逃亡或起义,农民失地却依旧纳税。措施:按数目清丈田亩,多占田地多纳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行县制
D.连坐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加强对基层管理”的限定语,商鞅变法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这样就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故与之相符的是连坐法。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的特点:①商鞅变法以 “农战”和“法治” 为核心内容。②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③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