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说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遭遇到了外来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结合史实可知此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但并未瓦解,所以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探究创新题)史学界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的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利大于弊;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弊大于利。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形势被迫实行的措施,对于保证粮食、军需产品,战胜国内外敌人、结束国内战争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成功的完成了历史使命。
消极作用是主要的:正如列宁在1921年4月《论粮食税》中说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我们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的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必须的粮食,因此随着大规模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社会经济和秩序面临危机,农民对余粮征集制表现出极大的不满,1920年底,全国许多地区的农村开始发生骚乱和暴动等。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无论是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试题实际上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似的评价与认识,难度在于我们的会把两种答案都可能答上,这是不符合题目要求的。你同意哪种观点,意味着你只能够同意一种观点而不能够面面俱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不属于民国初年著名实业家的是
A.陈启沅
B.张謇
C.周学熙
D.荣宗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晚晴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在19世纪晚期创办的著名企业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南通大生纱厂
D.江南制造总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张謇作为晚晴状元,放弃做官的机会,毅然回家乡南通创建了大生纱厂,故C项正确,AB两项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企业,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
图1?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何历史作用?(6分)
(2)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提出了什么具体的革命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哪次会议确定其为党的指导思想?(4分)
(4)材料三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用什么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4分)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或答民主。(2分)三民主义。(2分)作用:为辛亥革命提供理论指导;(2分)
(2)新三民主义(2分)
(3)工农武装割据(或答星火燎原、农村包围城市)理论。(2分)1945年中共七大。(2分)
(4)邓小平理论。(2分)“一国两制”(2分)。
本题解析:本题整体的难度比较低,基本上属于教材内容的识记。
(1)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此时资本主义属于上升时期,所以“世界潮流”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或答民主,结合教材的知识,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这一思想历史作用可以从之后的辛亥革命、民主革命去分析。(2)根据教材的说明,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3)结合图片反映的时间信息,材料二反映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4)根据图片的人物,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