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A项。B项说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材料未体现;CD项说法本身错误,古代中国中央的权利哎不断上升,地方权力不断下降;君主权利不断强化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共24分)从2015年3月3日起,两会相继在北京召开,反腐议题引起会内会外强烈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表明中央持续正风反腐的坚定决心,而古今中外一些反腐经验和教训,至今还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差异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从“谁来监督”、“监督谁”、“监督程序”和“监督依据”四方面归纳总结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同时注意结合材料,如材料“……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历史学家葛兆光在《宅慈中国》一书中有如下论述:唐人有“海纳百川”的“天下共主”的气度,把自己家门大开着,任外族人把中国书籍随意抄回去,并不觉得这就泄露了国家机密。及至宋代,汉族对强大外敌普遍的焦虑和紧张,使这种文化馈赠就有了限制,朝廷不允许中国书籍随意流出,尤其贩卖“禁书、阴阳、历算、兵书、敕令、时务、边机、地理”给“外人”是要判刑的。对于中国思想史上这一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文化政策。材料反映的是唐代的时候,全面开放早就全面的繁荣;而到了宋代由于时代的变化趋向内向。分析选项,A、B、C表述均正确,D项错误,清代的闭关锁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中国长期优越文化心态的结果,与宋代的文化政策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宋代的文化·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从而起到巩固统治、加强中央权力的作用。所以B正确;A开放性错误;C中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D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密折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
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
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
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不符合史实,故 A 项错误;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故 B 项错 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符合史实,但与题意无关,故 C 项错误;依据材料“为 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或以家法处治”信息可知,宗族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法律的不足,起到了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故 D 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毛泽东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