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共十四大之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材料“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体现了当时中国经济刚刚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时期是一五计划时期,因为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东坡志林》是苏东坡随手写下来的文字,他曾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尊刘贬曹”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可能与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有关:
A.“天人感应”
B.仁政
C.理学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请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25分)
资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资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探究一:(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资料二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4分)
资料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中国近代史》
探究二:(2)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出现此特点的原因是什么?(7分)
资料四: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探究三:(3)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思想解放运动?(10分)
资料五:东亚现代化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探究四:(4)资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该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仁:为政以德;节用爱人。(2分)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2)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西方进化论)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1分)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维新派对西方的政治主张认识肤浅,未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西学在我国宣传力度低;儒学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康有为受儒家教育思想深);减少变法阻力。(任答三点得6分)
(3)新文化运动;(1分)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1分)评价:积极意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人们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创造了条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局限性: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8分)
(4)东亚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分)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2分)
本题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孔子的思想主张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回答。
(2)根据材料信息“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分析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信息“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可知是指新文化运动,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和评价。
(4)根据材料信息“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回答第一小问,再根据所学回答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正确态度。
点评:高考历史材料题有很多种类型,如文字材料题、图片材料题、表格材料题、混合材料题、开放材料题。各种题型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需要考生大致了解。文字材料题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般从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史学专著等文字资料中摘取、改编的片断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取材典型、灵活变通、直接明了等特点;表格材料题其实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将文字材料表格化,它由各种项目的科学客观数据构成,表格材料题具有简洁性、直观性、对比性、归纳性等特点;图片材料题把有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图画如历史文物和人物的照片、地图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强的特点。混合材料题就是把以上几种材料混合使用;开放材料题所选材料开放,大多脱离教科书,新颖,活泼,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开放试题的答案开放,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并非唯一,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全国文综历史试题比较重视文字材料的提供,但是近几年,其他几种类型也时有出现,不可小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下列对这一做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C.不利于彻底纠正“文革”错误
D.坚持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做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两个凡是”坚持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做法,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因此不利于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就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时至今日,两极格局虽然解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新的政治格局形成如此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
A.新的形势下世界力量的分化组合需要较长的时间
B.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不利于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阻碍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D.当今美国等势力极力阻挠建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决定政治,当今国际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发展有其自己的客观规律,故该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