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南方
| 北方
|
南京
| 浙江
| 福建
| 四川
| 广西
| 江西
| 湖广
| 广东
| 北京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陕 西
|
27
| 26
| 11
| 9
| 2
| 22
| 12
| 5
| 17
| 13
| 5
| 11
| 2
|
114
| 48
|
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
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
C.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1年中国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和破坏,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这—史实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①第三世界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③联合国不再是美国操纵的工具
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苏格拉底的名言“知识即美德”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道德与知识的内在联系 ②说明苏格拉底注重人的精神修养 ③苏格拉底认为只有永恒向善才是真正的知识 ④表明苏格拉底是无神论者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④与“知识即美德”的含义不相符。苏格拉底是有神论者 。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罗马保民官的职权是?
A.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B.负责选举公职人员
C.监督政府的行为
D.实行政事共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5是孔子诞辰2556周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2005年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兴起90周年,当年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三: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阅读材料一你获得了哪些信息?(4)
(2)据材料二、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6)
参考答案:(1)信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三孔”旅游资源
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不同结局和原因:孔子思想主张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思想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本题解析:材料1中提供的三幅图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世 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1)以儒家思 想文化为命题背景,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今天 利用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地方特色的旅游经济,从 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要求比较材料 2和材料3中分别反映的孔子的以德治民思想和董 仲舒的“大一统”思想,说明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 改造发挥以后,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从而逐步确立起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地位。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知识。儒家思想是产生于春秋时期的思想流派,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根源是小农经济。战国时期这种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